一个马拉松冠军的采访发言,能引起这么广泛的讨论,也是我没能想到的。
“恶心”、“巨婴”、“自私自利”、“既要又要”、“精致利己主义者”……网友向来不吝于毒舌吐槽。
但说实话,女护士再自私自利,影响到的也不过是她的同事和领导,和其他人又有什么关系呢?
对非关公共利益的个人做道德判断,向来都不是我的风格。但抛开网上铺天盖地的道德评价,光看女护士的言行,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职场打工人借鉴和警惕的地方。
至少在我看来,马拉松冠军张水华,犯了两个大忌。
第一大忌,把领导和同事架在火上烤
且不说谁对谁错,我们光看张水华赛后的发言。
张水华说,希望领导能支持她,能周末给她调休,但领导让她自己跟同事调班,同事不愿意调你就不要去。
言下之意,就是领导不支持自己,同事不理解自己。
因为刚发出来的视频里,她并没有说自己是护士,而护士行业注定轮班制,不可能都是正常双休。这就很容易让人以为,她的领导和同事在侵占自己周末休息、自由安排的权利。
尤其是,她这番话,是在自己拿了冠军之后,声泪俱下说出来的。
这就很严重了,冠军的光环,让她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,那她的领导和同事,就自然而然地站在她的对立面了,成为了冠军的敌人。
就这样,一开始,她把领导和同事一起架在火上烤了。
而在知情人透露【她9年间都在调班,最多一个月调4次,近3个月周末跑了十场马拉松】(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不重要,重要的是舆论效果)后,事情就更对她不利了。
一开始就觉得不对劲的,自不必说;一开始还同情她的,那份同情就会化为更为剧烈的厌恶,加倍反噬回去。
“如果领导和同事不支持,你怎么跑那么多马拉松的?这时候又倒打一耙了!”
把领导和同事架在火上烤,基本上也就把自己架在另一堆火上烤了。
第二大忌,在公共平台上说私事
张水华想要调班,以方便她参加马拉松比赛,这本应该是她跟领导与同事的私事,理应私下里去解决。
然而,她却趁着拿到冠军之后的采访,把这件“私事”,曝光在大众视野中,使之成为了“公共事件”。
不管是真情实感,还是精心策划,此举给人的感觉就是,她试图挟舆论以令领导和同事,借助公共舆论,解决私人问题。
这一点,很少有人提及,但却非常重要。
她的这种心思,也成为网友对她评判的前提,她既然试图利用网友的同情,就得接受网友的审视,接受舆论的反噬,公平游戏嘛。
此事之后,361度与之快速解约,就是在顺应这种审视和反噬。
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,杨金水说,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,可要上了称,一千斤也打不住。有些事情私下里说说,还有转圜的余地,但一旦拿到台面上说,就只有鱼死网破了。
张水华这局不划算,在内,得罪了领导和同事;在外,得罪了网友和品牌方。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了。
即使是想“挟舆论以令领导和同事”,也要讲究方式方法,最好用的是捧杀,而不是控诉,公共场合要留足面子,把功劳分给他人,才能实现共赢互惠。
但是,我还是想说,如今加诸于张水华身上的谩骂与嘲讽,对她是不公平的。很多人,把曾经受到的、来自巨婴同事的气,撒在了她身上,把本不属于她的愤怒,发泄到了她身上。
作为旁观者,我们即使去谈论她,其实也是可以键盘下留情的,她又没有在实质上给我们造成什么伤害,不是吗?
这多少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判断:
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,如果没有承担山呼海啸舆论的心理准备,不要主动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新闻,不要把自己变成新闻事件的当事人。
网上冲浪,风大雨大,你以为坚固的雨伞,根本挡不住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汹涌。
与各位共勉。
—The End—
作者:魏春亮
首发:亮见,ID:liangjian0624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鲁ICP备05023831号-3
网站地图